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走进格凸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82130 中国国家公园 发表于 2015-5-13 17:33:19 楼主

        “贵州紫云格凸河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这是先后三次到过紫云考察的法国著名喀斯特地貌专家理查德?迈耶对格凸河的评价。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转道这里,从那以后便对这片土地再不能忘。 <h3>燕子岩</h3> <p>一路上艳阳高照,顺利抵达紫云县城。朋友在县城为我们定好了午饭,饭后车队直奔距县城二十多公里的格凸河。</p><p>换了游船后,顺清澈见底的河水往下游,高耸的燕子岩迎面扑来,似乎张臂迎接拥抱我们。岩壁陡峭,上下各有一个很大的溶洞,上面那个叫做“穿上洞”,穿通山体,可以看到洞另一边的天空,下面靠近水面的那个洞就是燕子洞。</p> <p>从农历清明到九月重阳,洞内有数十万只燕子翻飞其间,筑巢栖息,因此俗称“燕王宫”。整个山体经大自然数万年雕琢,成就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p><p>燕王宫高116米,宽25米,全长约12公里。一进洞,空气马上凉下来,洞内峭壁嶙峋,顶部有许多密集的燕子巢穴,无数燕子栖息在洞中,早出晚归,繁衍生息。</p><p>河水在此绕过中间耸立的礁石,撞裂成无数水花波浪,相互拥挤着、追赶着冲向洞内更深邃神秘之处。</p> <p>折转船头往外,接近洞口,在大约一百多米高的峭壁处,一个人正徒手攀岩而上,眼看着他的身影越来越小。下部离水面大约几米高处,另一个人正迅速往上方攀援。</p><p>上面那个就是“老蜘蛛”罗发科的徒弟黄小宝,是个腿有残疾的人。下面这个是格凸河唯一的“女蜘蛛”——罗发科的女儿罗登平,才23岁,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如今,罗发科老人已经退休,攀岩采药和给人表演的事情全交给了女儿罗登平和三个徒弟。</p><p>在格凸河两岸,四个苗寨加起来大约有1000人。过去,由于土地少、粮食不够吃,格凸的苗族同胞们除了种地,还得通过做小生意、打猎和攀岩挖草药、采燕窝换粮食为生。</p><p>由于攀岩是一项非常危险的生计,所以尽管格凸河生活着1000多人,但是每代人中能以攀岩为生的不超过5个。听老人们讲,传到黄小宝这一代,“蜘蛛人”已经有7代的历史了。  </p> <p>从燕王宫外沿陡峭小道可达穿上洞。此洞高 50 米 ,宽 70 米 ,长 137 米 ,洞若天桥,洞内顶壁景观奇特,洞外的坡谷上长满了亚热带植物。在穿上洞的侧面又是一个巨大岩洞,由此出口上至山顶。</p><p>我们沿石阶向上攀登。石阶大约两千多级,由石块砌成。远山近峰青翠葱茏,绿得透明。</p><p>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曾写道:“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p><p>最美的景色往往在人迹罕至之处。</p><p>登上山顶,眼前如一把硕大弯弓,非常壮观,据说飞机可从中穿过,洞两头均敞口,可见另一头的洞外蓝天白云、绿树成阴。立于洞中,大声说话会有回声,人在洞内渺小如燕雀蝼蚁。</p><h3>盲谷边的村寨</h3> <p>从穿上洞往里走,就是至今还没被完全开发的盲谷。盲谷通俗来讲,就是只有一个入口(同时也是出口)的山谷,如同死胡同,一般的山谷都是可以两端出入的。</p><p>格凸河盲谷是一片槽形凹地,四周都是崩塌型峭壁陡岩,里面森林郁郁葱葱。走进森林,茂密的植物遮挡了阳光,光线昏暗,各种见所未见的原始植物极其茂密,让人害怕,据说这里有很多几乎绝迹的古代植物,是植物学家钟爱的地方。</p> <p>变色湖位于大河苗寨以南约500米处,是喀斯特地貌天然湖泊,因湖水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变换不同的颜色得名,有时呈铁红色,有时呈土黄色,有时呈淡绿色,有时则清澈见底。</p><p>变色湖长约350米,宽约100米,海拔980米,比大河村高约47米。湖中有3个泉眼,水位自动调节,不涨不涸。每年丰水期湖水自然排泄,水质很好,去污力强,衣服放在里面不用碱皂便能漂洗干净。湖中鱼有防病治病之功效,秋天万蝶纷飞,冬天蝌蚪云集。</p> <p>返回苗寨时,一位老人在道旁放牛,见我用相机拍那刺黎花,笑问:“你照它作么事(干什么)?这里满山都是,若喜欢,我挖几兜给你带回去。”</p><p>我笑答:“带回去我养不活它,岂不可惜?它的根在这里,只有长在这里它才能这么好看。”</p><p>老人会心地笑了,笑得纯净、平和、慈祥。</p><p>大河苗寨的村民们祖祖辈辈住在这安静的寨子里,他们的脉搏和周围的山川河流同步跳动,自然安祥地存在于天地之间,叙写着和谐的原生态文化。</p><h3>最后的洞穴部落</h3> <p>出了苗寨乘车走了几十里,到小穿洞水电站,再从那里爬山,下洞后终于来到了“中洞”。</p><p>中洞的村人据说原本是苗族同胞的祖先为了躲避土匪而住进去的,那里山势险峻,森林茂密,溶洞掩藏在树木竹林中,很难被外来人发现。于是他们祖祖辈辈地在这个相对“安全”的洞穴里艰难地生存繁衍,背负着难以想象的贫穷与困难。</p> <p>曾经在何光渝先生2002年12月出版的报告文学集《走进阳光——寻访最后的穴居人家》中,读过关于格凸村中洞的详细描述。这些穴居的苗胞们即使在极其艰苦的生存状态下,也没有放弃对文明、知识、理想的追求和向往。他们的“穴居”洞口飘扬着五星红旗,他们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办起了洞中学校。</p><p>距何光渝先生2001年3月寻访中洞穴居人家,至今已经整整10年时光,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我居住的城市在高科技的生产力推动下飞速发展,早已今非昔比,那么中洞呢,这个古老忧伤的神话是否还在继续?</p> <p>中洞是一个地壳演变自然形成的巨大溶洞,从被苍松翠竹遮掩的洞口进入,洞内开阔、寂静,偶尔一声牛叫,在洞内回响如飞机轰鸣。</p> <p>这里居住着21户人家、80多口人,洞口的中心完小是上海捐助的希望小学。在洞中,至今没有通电,小学校建在光源最好的洞口,约有五分之四无人居住的深洞内,光源照度较低甚至漆黑一团。</p> <p>洞中人的房屋都修在山洞里,以木柱为支架,四周用竹板围建,因顶上是万年天然溶岩棚,不怕太阳晒也不担心雨水淋,所以都未盖房顶,木柱高昂,看上去房屋十分简陋,但又独具风格。洞中有王、罗、梁、吴等姓,人们和睦相处近半个世纪。</p><p>家中陈设多是做工拙朴的木头箱柜、桌凳。洞内居民自己纺纱织布,推磨碾谷,每周到15公里外的集市买些油、盐等生活用品,其余的日子在家种田、放牛或养猪。农闲时,男人们围着篝火喝着自酿的土酒,女人们则聚在一起谈论生活琐事。</p><p>洞中村人主要靠苞谷、山芋、红薯和岩浆水生存,几十年来的生活鲜为人知。艰苦的生活条件磨练着洞中人挑战生存的意志。</p><p>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中,人们虽然住在这样一个受环境制约的洞中却已与溶洞难舍难分。 </p><h3>紫云格凸河攻略</h3> <p>【推荐路线】</p><p>贵阳→安顺(转车)→紫云→格凸河风景区(燕王宫、盲谷、变色湖、大河苗寨)→脚杆寨中洞苗寨</p><p>【交 通】</p><p>从贵阳乘空调大巴到安顺市,转车到紫云县城,再从县城乘车(小型车)到景区门口, 全程190公里,约需4小时,票价37元左右(若走高速路为180公里左右,格凸河距安顺76公里)。自驾车可从贵阳经贵黄高等级公路至安顺南,下高速路进入省级公路,至紫云县城100公里,路况不算差。从紫云县城至景区大门约20公里。</p><p>【住 宿】</p><p>景区食宿:双人标间80至120元,三人间45至60元。住农家乐二人间可自己侃价,一般可侃到50元。新修的格凸山庄标间条件较好,但价格较贵,服务电话:0853-5665888。</p><p>【美 食】</p><p>名优小吃有龙骨鸡、紫云米粉、酸菜粉、清水鱼、烤鱼等农家菜肴。紫云旅游纪念品有:云幻玉、二叠纪生物礁大理石、水石榴、山苍籽油等。</p><p>【景区门票】</p><p>格凸河景区门票40元/人。进门后乘坐公园电瓶车(环保要求,不允许开车进入景区),每人11元。其实大门至码头仅2公里左右,若不赶时间,根本不用坐电瓶车,步行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p><p>码头船票20元/人。这是不能省的,因为去燕王宫、盲谷、穿上洞、大河苗寨等景点必须乘船。</p><p>景区有专门工作人员维护秩序,每船只能上十二个人,绝对不准超载,并且上船后导游马上会要求游客务必穿上准备好的桔黄色救生衣,以保障游客的安全。</p><p>摄影师介绍:</p><p>李贵云,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地理签约摄影师。</p><p>雨蔚,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纪实摄影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摄影报》执行总编辑。</p><p>摄影师手记:</p><p>五百年前,明朝开国元勋兼学者刘伯温来到层峦叠嶂的云贵高原,饱览奇山丽水后感叹: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现在很多人把刘伯温的“顺口溜”视为预言,但更多的人则把它当作云贵高原,尤其是贵州旅游的招牌“广告语”来引用。如果单就旅游文化和我国的旅游格局而言,刘伯温也未尝不算先知。</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