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蜀南盐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75500 中国国家公园 发表于 2015-5-13 17:02:01 楼主

        盐作为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它的生产和贩运催生了与盐有关的城镇和道路。在中国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隐藏着众多至今仍在使用的古盐道。这些古道由盛产井盐的巴蜀地区出发,抵达云贵川藏的诸多城镇和村落。这些古道影响着巴蜀地区的政治格局,也串接数千年的文化交流、民族风情和经济血脉,被学者们称为中国井盐的“大运河”。 乌江自古以来为川黔航运要道之一,乌江岸边的龚滩古镇占据地利之便,早在蜀汉时期就已是湘、黔、川、渝等地重要物资的集散中心,历史上很长时期内,川盐就是经此入黔的。曾经身为交通要冲的龚滩,古朴而繁华,曾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古镇。由于彭水电站的建设,龚滩古镇已经被淹没在水下了。摄影/李贵云<p>罗马帝国时期,从意大利通往地中海周边的交通网络便捷了军队调集和商品流通,也成就了一个帝国的辉煌,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很少有人会想到,罗马大道的第一条就被称为“盐路”(Via Salaria),当时罗马军队的报酬也用“盐”(salt)发放。英文soldier(士兵)和salary(薪水)两个词汇也源于此。</p><p>在东方的文明古国——中国,辽阔的疆域有海盐、湖盐和井盐等,但在资源的分布上有一定的差异性,产盐地域相对集中,储量大,而有的地方却不产盐,产需关系使得古盐道十分繁多,从产地到消费地,盐道好似一条生命线,贯通并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它没有茶叶的芬芳,没有丝绸的华丽,所以,人们记住了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却少有盐道的铭记。盐道在默默的延伸中,以一种简单的滋味串联起不同地域的人文风情,尤其在四川和云南的井盐产区,更体现出自然和人文的多元。翻开历史地图,你会发现,川滇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镇几乎由盐产地串联,川黔之间的交通则是以“盐都”自贡为中心的行盐大道,在川黔、川滇的古盐道上也深深打上了盐的印记。在肩挑马驮的时代,虽然这些盐道和一般商道没有明显的区别,青石路、马蹄印或者崖壁上的栈道断续相连,但是连接这些盐道的盐井、盐仓、盐神庙、盐商会馆、盐镇等景观,叙述着一种不一样的盐情。</p><h3>川滇盐道:东西两线承载的辉煌</h3><p>川滇之间的纵向山水将四川盆地和云南高原分隔成迥异的风景,但生活在崇山峻岭中的古蜀先民和滇夷部落却在岁月里不断交融,形成了多元共存、和而不同的多彩景象。相对于中原,这里曾经是荒远、神秘、逃亡的边僻之地,也是王朝鞭长难及的领域。</p><p>当出使西域的张骞带回大夏(今阿富汗一带)市场可以见到邛竹杖、蜀布的消息时,早就想经略西南的汉武帝立即派遣使者以成都和宜宾为据点,分四路去寻找通往印度的通道。尽管遭遇到西南夷部落的阻挡,但是,汉武帝仍然坚定地“指求身毒(印度)”,经过十余年努力,终于打通了成都至洱海地区的川滇古道,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从成都通往印度的道路全线贯通。由此,一直被商人和少数民族所垄断的民间商道,成为大汉王朝权力掌控下的“官道”,这就是南方丝绸之路。</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