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捍卫“天山之王”——托木尔峰攀登、科考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69550 中国国家公园 发表于 2015-5-13 16:57:54 楼主

        提到天山山脉的山峰,大家也许首先想到的是博格达峰,其实耸立在中国西北边陲的托木尔峰才是“天山之王”,其海拔7443米,周围冰川林立。中国科学工作者曾在1977年和1978年对托木尔峰进行了两次综合性的大型考察,从而揭开了这座山峰的神秘面纱。围绕着这座山峰,除了当时特别的政治意义外,还有什么鲜为人知的自然资源呢? 围绕托木尔峰南北,包括高山冰山群、高山草甸草原及森林带,都在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其北坡属伊犁昭苏县,南坡属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图中这座藏在云雾缥缈间,仿如世外仙山一样的山峰是托木尔峰南坡琼台兰冰川左侧的一个山峰。<p>1977年初,一份请示报告送到了当时的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的办公桌上。请示的内容,是关于1977—1979年对天山最高峰铁木尔峰进行攀登和科学考察的计划。</p><p>30多年后,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的研究员程彤老先生向记者出示了这份请示文件的复印件,文件的最后,中国体育运动委员会、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测绘总局四个请示单位的印章赫然醒目,标志着这一请示的级别之高。更令人侧目的是,批阅了这份请示并在文件上画了圈的,除华国锋外,还有叶剑英、李先念、纪登奎、陈锡联、吴德、余秋里、吴桂贤、陈永贵等几乎全部中央政治局的领导同志,可见当时中央对此次登山活动的重视。</p><p>一次登山和科考行动为什么会如此兴师动众、惊动国家最高领导人?天山铁木尔峰又是什么地方?这还得从头说起。</p> 摄影师一行众人走在琼台兰冰川终碛的道路上。这里距离冰川末端为5公里左右,海拔2700-2750米,终碛主要为来自高山区的红色和灰色花岗岩,较大的岩块直径有3-5米。终碛上已经覆盖土层,有些地方甚至生长着云杉林。 在托木尔峰地区的冰川类型中,又长又大的山谷型冰川为其主要类型,由于发育典型被称为托木尔型山谷冰川。托木尔峰山体高大与其周围的群峰林立,为该地区现代冰川的发育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低温和丰沛的降水也是形成大型冰川的重要条件。图为琼台兰冰川。 托木尔峰地区不但是天山最大的冰川作用中心,也是世界上有名的山岳冰川区之一。和青藏高原的冰川在古代少为人知不一样,中国人对托木尔峰地区的冰川很早就有过了解,公元7世纪唐朝的玄奘,8世纪的杜环,以及后来清朝的徐松等,都先后到过这里,并在《大唐西域记》、《经行记》、《西域水道记》等著作中,对一些冰川现象进行过记述。图为琼台兰冰川的特写。 在冰川下游消融区,冰面形态因为消融的差异性,呈现出多种形态。上图为冰塔,由于这里是亚大陆性冰川,比起珠穆朗玛峰地区冰塔林,发育不甚明显。 托木尔峰及其周围冰川遥感图<br>托木尔峰地区是我国天山现代冰川作用最强烈的地区,广泛发育着规模宏大的山谷冰川。丰富的冰川融水,是山前干旱地区的主要水源。 图为冰蘑菇,是冰川消融区热融喀斯特现象十分发育的一种表现,除了冰蘑菇,冰面湖、冰井、冰洞与冰下河道在托峰地区多处可见。<h3>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h3><p>铁木尔峰就是现在的托木尔峰,天山山脉的最高峰,位于新疆境内的温宿县北部。“托木尔”在维吾尔语中是“铁”的意思。该峰是我国的领土,原位于中苏界峰海拔6995米的汗腾格里峰东南20公里的我国境内。</p><p>但是,1943年,苏联军事测量队从该峰北坡进行了测量,随即在1946年出版的地图上,把该峰划于中苏边境线上,并改名为“胜利峰”。1956年,苏联登山队还从东北坡登上了铁木尔峰。而我们解放后长期使用的,正是苏联军事考察测量队绘制的地图,一直持续到上世纪60年代。</p><p>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有识之士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但很快国家陷入了混乱,此事也就不了了之。1977年拨乱反正,科学工作者首先想到,对天山最高峰的测量和科考,“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有一定意义”,这才有了这份高级别请示的诞生。</p><p>确实,包括托木尔峰在内的周边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先秦至汉,天山被统称为“北山”,对应被称为“南山”的昆仑山。托木尔峰山北的乌孙国,是西域北道诸国之一,隶属于汉西域都护府。公元前139年至公元前126年,汉朝的张骞出使西域,曾通过木扎尔特山口,横穿天山到达费尔干纳河谷,途中经过伊塞克湖畔(现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当时的地理文献就有中央天山(即托木尔峰地区)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有关天山的最早文献。</p><p>到了唐朝,中国的太平盛世,与西方的交流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天山南北和托木尔峰地区是当时中国和西方之间陆路交通的重要通道。那时,托木尔峰东侧的木扎尔特冰川古道上,商旅不绝于途,使者相望于道,东往传经授义的西域沙门僧徒,西行取经求法的中原高僧法师,接踵相随。玄奘法师在公元629年赴印度时途经托木尔峰地区,他的著述和有关他的记载,是最早记录托木尔峰地区冰川现象的文献。</p><p>到了1762年,中国清朝政府还派伊犁将军,直接管辖巴尔喀什湖以东和以南的帕米尔高原广大地区,并于1884年正式设立新疆省。</p><p>清代大学者徐松甚至在其所著《西域水道记》中,概括了托木尔峰地区的冰川“冰有三色”,一种浅绿,一种白如水晶,一种白如砗磲。其中浅绿的是经过冰川压力变质的冰川冰,白如砗磲的是没有变质的粒雪冰,白如水晶的是由粒雪冰变成冰川冰过程中的。</p><p>可是,就是这个自古就属于中国的美丽雪山,却在一夜之间成了苏联的“胜利峰”。中国的科学家们和其他部门决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捍卫神圣的领土。这才有了1977年对于天山托木尔峰的攀登、考察申请。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政治军事背景,这次考察申请才格外引人注目。</p><p>1977年3月,党中央的批示很快下来了,中央同意,而且全力支持。</p><p>天山绿洲的“固态水库”</p><p>登山队由三部分人员构成:运动员分队,由八一体工大队、国家体委的登山队和西藏登山队的运动员组成;测绘分队的组成人员是国家测绘局的工作人员;科考分队的人员则来自中科院各个单位。其中科考队分成6个专业组,分别考察托木尔峰地区的冰川、水文、地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p><p>这是文革结束后,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科考活动。而在当时,它首先是一项政治任务。因为有情报显示,当时苏联也有一支登山科考队,正准备从托木尔峰的北坡登顶。这涉及到国家领土之争。程彤记得,当时测绘队和科考队在香山做体能训练和适应性训练时,登山队还开会讨论:要不要带枪上去,如果在峰顶遇到了苏联的队伍,应该怎么说,怎么应对。后来苏联登山队的科考失败,中途下撤,一场虚惊过去了。</p><p>1977年6月1日,中国人对天山最高峰的第一次科学考察和勘测正式开始了。那个时候,从北京到托木尔峰,要先坐四天三夜的火车到乌鲁木齐,从乌鲁木齐坐4天的汽车到托木尔峰附近的阿克苏地区,再坐大半天的汽车到温宿县附近塔克拉牧场的登山大本营,从大本营骑两天的马,才算到了托峰的山脚下。</p><p>托木尔峰地区基本上由3条东西走向的山脉和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脉连结组成的山汇。阿克苏以北是天山的最高处,这里山势高峻,在3000多平方公里的山区内,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占60%,使大面积山区突出在雪线以上。</p><p>6月21日,大部队带足装备,骑上马,可是刚从大本营出发不久,先头部队就下来了几个人,告知一匹驮着帐篷、面粉和其他登山物资的马失足落水,被激流冲走,很快就撞得粉身碎骨。为安全起见,队员们下马步行,走在湍急的河流边、一米见宽的碎石陡坡上,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有时候,连马都因为恐惧而不肯前行,必须反复牵扯和拍打。</p> 琼台兰冰川总长25公里左右,分东琼台兰冰川和西琼台兰冰川,西琼台兰冰川是台兰河的发源地,台兰河的下游是温宿县东30公里的札木台绿洲。托木尔峰地区冰川地貌十分发育,冰川众多,是南疆阿克苏地区的“固态水库”。图为西琼台兰冰川的末端。 在托木尔峰地区,因为强烈的冰川作用,冰雪中裸露的山峰,大多被雕刻成尖锐的角峰、鱼脊背状的刃脊,U形谷一直伸入冰川的源头。图中中间山峰为托木尔峰。摄影/李翔<p>在3600米琼台兰冰川的冰塔林区,视野突然开阔了,托木尔主峰赫然在目。沿途的冰川、冰塔美得惊心动魄,还有巨大的冰蘑菇。中国古代文献中就有关于冰蘑菇的记载,称其“含巨石如屋,及其融时,冰细如臂,衔石于巅,挂折则摧”。巨石被裹挟在冰雪中,等到表层冰雪融化的时候,巨石就露了出来。巨石周围阳光直射地方的雪融化了,只留下巨石下面阳光晒不到的冰柱,就形成了冰蘑菇这样的自然奇观。</p><p>接下来的行程越来越危险,队员们发现一个小冰面湖中,仰着一匹淹死的马,配着非常精致的军用马鞍,四肢笔直地伸向天空。那是前面队伍中又一匹失足落水的马,用触目惊心的方式提醒着队员们注意安全。</p><p>在整个攀爬过程中,科考队员似乎是走在乱石堆上,其实拨开薄薄的一层碎石就会发现,脚下踩的是厚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冰川!而且,这个冰川其实随时都在向低处运动,只是因为速度缓慢,人们觉察不到。据冰川科学工作者观察,海拔3900米处的冰川,每年流动72米,每天移动20厘米。</p><p>托木尔峰地区有现代冰川829条,总面积达3849.5平方公里,总储量达5052×108立方米,其中三分之二位于我国境内,是我国最大的现代冰川区之一。其中最长的冰川是托木尔峰北部的汗腾格里冰川,长达60.8公里。整个托木尔-汗腾格里山汇区,有冰川1952条,虽然冰川条数仅占天山冰川条数的21.5%,但天山冰川面积的一半几乎集中在这里。可以说,这一带的冰川是孕育天山南北绿洲最重要的高山“固态水库”。</p><p>为什么托木尔峰地区冰川众多呢?托峰地区是天山山脉的最高段,这里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15座,这高大的天山山脉主峰群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挡住了西来大气环流中北冰洋的湿润气流,使得托峰附近高山地区年降水量高达1500-2000毫米,这样的降水量相当于中国南部广东等省的年降水量,从而为冰川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的条件。</p><p>1977年7月25日和30日,中国登山队分两批共28名运动员登顶托木尔峰,把鲜艳的五星红旗及红色金属测量觇标插上了托木尔峰峰顶,并准确测定其高度为海拔7435.3米(后改为7443米)。科考队也随之结束了主要是在托峰南坡地区的科考任务。</p><p>苏联解体后,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于1999年签署《中吉国界补充协定》,从此,托木尔峰成为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的界峰。</p> 托木尔峰地区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森林带中景色秀丽,从台兰河上行,到达海拔3150米高度时,已经是雪岭云杉分布的上限了,再往高处走是高山草甸和冰雪带。摄影/李翔<h3>雪豹的家园</h3><p>因为第一次科考是以探路、定位、侦察和攀登任务为主,中国科考队经研究决定,于1978年对天山托木尔—汗腾格里山南北坡再次进行综合性的科学考察。这一次由中科院独家组织“中国科学院托木尔峰登山科学考察队”,与上次相比,队伍有所扩大,新增加土壤、大气物理、植被、地貌、能源、自然地理等专业人员,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担任考察队的队长。</p><p>第二次科考范围也更广,除在南坡补点外,主要是对托峰北坡地区进行补充考察。考察地区东起南、北木扎尔特河,西至托木尔冰川,南到温宿县以北,北至特克斯河,面积达九千多平方公里。这是中国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从托峰南北两边同时展开的综合科考。</p><p>科考人员从海拔1300-2300米的低山丘陵带上行,经过海拔3000-4000米的高山带,直达海拔4000米以上的极高山带。在4500米高的冰雪带,雪一直没到了大腿部。在考察木扎尔特冰川古道的时候,从夏特营地南下,抵达托木尔峰北坡,需要经过3个冰达坂(山口):木孜达坂(海拔3155.1米)、哈达木孜坂(海拔3500.8米)和木扎尔特达坂(海拔3582.0米)。这三个达坂一个比一个高,一个比一个险,是南北水系的分水岭。冰达坂坂面多裂缝,峭壁多刃,谷深万丈,攀登十分艰难,一路上还要涉过许多冰川河,险情不断。正如唐朝旅行家杜环在其《经行记》中记载的那样:“度雪海,海在山中,春夏常雨雪,故称雪海,中有细道,道旁往往有冰,嵌孔万仞,转坠者莫知所在。”</p><p>7月中旬,队长刘东生遇险。</p><p>据程彤回忆,刘东生队长虽然当时年逾六旬,仍然亲自参加考察。返程途中,夕阳西下时他们到达了特克斯河。</p><p>这时遇到河水暴涨!向水中投一块石头,估计水深已超两米。特克斯河是由冰川融水补给的,太阳升起后,冰川消融,流量逐渐增大,直至晚8、9点到达最高峰。日落后,气温迅速下降至零度以下,河水补给减少,一般上午是流量最少的时候。</p><p>此时的河水冰凉刺骨,走在前面的马入水后,不愿前进,在吆喝下才挣扎着涉过20多米宽的河。刘东生队长骑的马是特意挑选的老实温驯的枣红马,却在水中间突然被冲倒,马的四蹄朝上一晃,刘先生落水,转眼被冲出20米远!幸好他及时抓住了水中一块巨石,大家不顾一切扬鞭催马,从对岸扔了一条长绳才将人拉上岸来。此时刘队长已是全身冰冷,颤抖不已。</p><p>虽然险象环生,但这一次科考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进入台兰河谷的冰川、水文以及太阳辐射等专业组在3200米的琼台兰冰川末端建立了水文观察站。地质和古生物工作者在琼台兰冰川4300米高的沉积岩地带发现了科古动物化石和蕨类的古植物化石。在托峰南坡找到古生物化石,这在我国还是首次,让科考人员欣喜若狂。生物组考察了南北坡明显的垂直自然景观带,共计发现高山植物80科670种,野生动物中有鸟类24科76种,兽类13科40余种,昆虫23目254种以上。鉴于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托木尔峰自然保护区在1980年建立。</p><p>近年来,科学家还发现托木尔峰地区是有着“雪山隐士”之称的雪豹在中国境内最为集中的分布区域。2006年2月,一支由中、美、英等6国科学家组成的12人联合考察组,在托木尔峰地区遭遇了野生雪豹,并拍摄了大量图片,这是科学界首次在中国境内获得野生雪豹的真实生存记录。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马鸣保守估计,这次所调查的托木尔峰附近2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大约有5只雪豹。“这个分布密度远远高于国际雪豹专家夏勒博士所公布的数据。”乔治·夏勒博士在1989年公布说,新疆17万平方公里栖息地有750只雪豹。</p><p>不过,我国自1977、1978年后再也没有对托峰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于托木尔峰基本情况的了解,仍然来自当年的科考资料。</p><h3>北京师范大学两人提案</h3><h3>其他项目简介</h3><h3>7 1938年,涂长望揭示中国气团的运行规律</h3><p>1938年,涂长望发表《中国之气团运行》,认为影响中国天气的气团主要有冰洋气团、极地气团、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纬度,冷暖气流交汇频繁,缺少气团形成的环境条件,又由于地表性质复杂,没有大范围均匀的下垫面可作为气团源地,因而活动在中国境内的气团大多是从其他地区移来的变性气团,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是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的极地大陆气团(变性),夏半年主要是热带海洋气团。这篇论文揭示了影响中国气候气团的形成源地、性质及运行规律,深受学术界的推崇。</p><h3>15 1964年,竺可桢提出中国气候特征与粮食生产的关系</h3><p>1964年竺可桢发表《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及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论文,开创了联系农作物生产,综合研究太阳辐射、温度、水分三个自然地理因素的先例。毛泽东主席阅读后,于1964年2月6日邀请竺可桢到中南海研讨,毛泽东主席对太阳如何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碳水化合物很感兴趣,并说农业八字宪法水、土、肥、密、种、保、工、管外要加上光和气。</p><h3>16 1965年,钱宁发现黄河游荡性河道变迁指标</h3><p>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在冲出峡谷进入平原后,经过千百年来的淤积和游荡,塑造了一个广袤的冲积平原即华北平原。1965年,钱宁根据黄河下游水沙运动规律,提出判别游荡性河道河流演变特征的综合游荡指标,为多泥沙河流的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我国河流动力学与地貌学相结合研究河床演变做出重要贡献。</p><h3>30 2008年,李炳元等发现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沙漠</h3><p>2008年李炳元等对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在阿尔金山和祁曼塔格之间的库木库里沙漠,面积达1600公里,海拔在3900-4700米之间,沙丘类型主要是金字塔沙丘,复合型新月形沙丘和新月形沙丘链,沙山平均高度约100米。对比国内外资料,认为库木库里沙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沙漠。</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