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丹霞“中国制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14100 中国国家公园 发表于 2015-5-14 09:49:06 楼主

        1928年,冯景兰等在粤北仁化县发现丹霞地貌<br>意义 开启了“丹霞”研究之门,使“丹霞地貌”成为一种完全由中国学者发现和命名的地貌类型<br>出处 中山大学五人提案/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十人提案/北京师范大学两人提案/南京大学十二人提案<br>“丹霞”,这种完全由中国学者发现和命名的地貌,自其诞生之日便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中国不仅拥有着极其庞大和多样性的丹霞资源,连它的名字都来自于中国古诗。更特殊的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丹霞成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舞台—丹霞和宗教、丹霞和书院、丹霞和诗词、墓葬、民居……这种美丽的红色山体,如降落大地的霞光般为中华文明抹上了一道“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色彩。 云南元谋,如刀锋般的丹霞岩壁升起在一片云雾当中。在它美丽的红色之上,阳光又为它抹上了金色“彩妆”。这种壮丽的金红色奇景无疑是偏爱中国的,它遍布南北,变化万千,在几千年的岁月里亦成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舞台。摄影/甘沛奇<p>如果想看大自然最瑰丽的地质遗迹,不如去看国内数以百计的丹霞地貌。它们是一群直立、陡峭的崖壁,崖壁上裸露着红色的岩石,岩石的层次与常年风吹日晒、水流冲刷而形成的纹理暴露在空气中,宛如大地的丹青。</p><p>如果气候湿润,山崖上应该生长着浓绿的植物,山崖脚下也应该是绿意盎然的。丹山之下,往往环绕着碧水,水映山红。如果气候恶劣,植被就会单薄些,岩石也会显现出干旱留下的特殊痕迹,但这却反而更增添了它的壮丽——红色的山崖突兀在大地上,令人过目难忘。</p><h3>一切都从丹霞山开始</h3><p>1929年,广东丹霞山,那一片已寂寞伫立了千百万年的红色巨岩,与一个特别的来访者相遇了。</p><p>这位访客便是地学家冯景兰。当时,他正在两广进行地质调查,注意到那里广泛分布着第三纪(6500万年—165万年前)红色砂砾岩层,尤其在广东仁化县附近的丹霞山地区发育得最为完全,厚达数百米的岩层被流水、风力等长期侵蚀,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和峰丛以及千姿百态的奇石、石桥与石洞。冯景兰在西方学习过矿床学、岩石学和地文学,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种独特的地貌景观,然而却没有任何一部西方学术著作提到过它。于是,冯景兰开始研究这种特别的红色岩层,并以当地地名中的“丹霞”二字为其命名。他或许尚没有意识到,他抬起手轻轻叩响的这扇“中国丹霞之门”,在轰然打开后,将如阿里巴巴的宝藏般,呈现出无数令人目眩的景象。</p><p></p> 仰头望去,道教名山江西龙虎山中这座巨大的丹霞“天生桥”如一只正在饮水的巨象。不同密度和性质的丹霞岩层在差异风化、崩塌等大自然之手的作用下,拥有“百变”的面孔—丹霞岩廊、丹霞洞穴、丹霞石林、丹霞天生桥……而诸如丹霞“蜂窝”等微地貌更是让人啧啧称奇。摄影/赵洪山<p></p><p>“丹霞”一词源自曹丕的《芙蓉池作诗》,“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指的天上绚烂的彩霞。可以想象,这个美丽的字眼所指代的地貌会是多么的明丽绚烂。丹霞山的美丽与独特,不仅激发了冯景兰先生的学术热忱,而且在之后的80年间不断激发着四代中国学者的热情。</p><p>冯景兰是第一个命名“丹霞层”,并对这种岩层上所形成的地貌形态进行详细描述的人。10年之后,构造地质学家陈国达把这种红色岩层上发育的地貌称为“丹霞地形”,并把这种地形作为判断丹霞地层的标志。又过了39年,地貌学家曾昭璇才第一次把“丹霞地貌”按地貌学术语来使用。4年之后的1982年,有“丹霞痴”之名的地理学家黄进发表了《丹霞地貌坡面发育的一种基本方式》,这是中国论述丹霞地貌的第一篇论文。这个时期恰是中国旅游业大规模发展的起始阶段,丹霞地貌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p><p>2009年5月,首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丹霞山召开了,这个完全由中国人命名的地貌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可算是中国学者的一个骄傲。同时,中国又将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湖南崀山以及贵州赤水等地的丹霞地貌绑在一起,申报世界自然遗产。</p><p>丹霞地貌所受到的热烈关注自始至终是以丹霞山为焦点的,这片290平方公里的红色山群,被认为是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和典型代表。曾昭璇在比较了国内外的丹霞地貌之后,认为丹霞山“无论在规模上、景色上”,皆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一”。</p><p>顺着福建的武夷山脉下行,一直走到江西、广东、湖南、广西之间的南岭山脉,这片地域广泛分布着由红色的砂砾岩所构成的盆地,粤北丹霞山、福建武夷山、浙江东西岩、湘西万佛山等丹霞地貌都是在这样的岩层里形成的。</p><p>锦江如飘带一般从丹霞山穿过,从属于锦江的大小支流,织成了一个密网,把丹霞山牢牢地罩住了,上千万年的侵蚀风化,早已使坚硬的岩石屈服于绕指柔的水流了。那丹霞地貌所特有的“顶平、身陡、麓缓”样式的孤立山峰,像是要把象形运动进行到底似地摆布着人们的想象力。阳元石、阴元石、两面人、群象出山、望郎归山、蜡烛石、僧帽峰、茶壶峰……在浓绿的森林海洋之上,被阳光照耀得如火焰一般的丹崖赤壁不时闪露着。</p><p>而事实上,丹霞山只不过是中国极其丰富的丹霞地貌的“冰山一角”,目前在我国发现的丹霞地貌有800多处,它们遍布全国,大的足以成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小到只是一个独立的山崖,却各具特色,姿态纷呈。</p><h3>为中国文化搭建了金红色的舞台</h3><p>中国人对丹霞地貌的喜爱可能缘于对红黄色系的崇拜。在中国人眼里,红色是火,是熊熊燃烧的能量,是兴旺,是血气方刚,是上升,也是吉祥。黄色在中国帝王的心中代表着皇权和万物的基础。红与黄,描画着中国人的权力、信仰、永恒价值的祭坛。</p><p></p> 一朵巨大的“灵芝”伫立在云南老君山的莽莽深林之中,又好似千万只红褐色的“乌龟”正攀附在山头上。这是丹霞地貌的一种独特呈现——“龟背丹霞”,是由于红砂岩表面出现裂纹后,风化侵蚀沿着缝隙不断作用而形成的凸凹地貌。<br>摄影/甘沛奇<p></p><p>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众多丹霞地貌,使人们得以在山水之间寄托心意。由此不难理解,中国文化的很多载体将与丹霞地貌结缘。</p><p>古时求道之人描绘心目中天宫道境的时候,把红、朱、绛、丹、紫、金……等词全用上了。道教认为,人间是仙界的反映,神仙居住的天宫理应与人间帝王的宫阙相似。丹霞山峰的陡峭、层峦叠嶂和清幽的境界恰好满足了道士们对仙境的预期。“顶平、身陡、麓缓”的经典造型也利于信徒们把宫观建在山顶平台之上或山腰差异风化所形成的山洞之内,险峻的山势更增强了道观“接天宇”的神秘感。丹霞地貌中千奇百怪的象形地貌也被道士们用来附会各种传说。所以丹霞与道教名山有诸多重叠,甚至道教初创时所涉及到的几个道场,都清一色在丹霞地貌区。</p><p>然而道教名山并不全是丹霞地貌,因为佛教也在争夺“丹霞”场地。古丝绸之路所经过的陇山周围、河西走廊及天山南北分布着大量丹霞地貌,便被佛教石窟悉数占尽。这是由于道教在四川等地初创和传播之时,佛教已经通过丝绸之路自西域向东传播,在道教还未来得及“跑马圈地”之前便长驱直入,在当时的政治经济中心地带以及丝绸之路上大兴巨佛摩崖造像之事。</p><p></p> 山将丹霞地貌“身陡、麓缓、顶平”的基本特征表现得非常充分,它发育其上的红层盆地在地质历史上升降差异运动幅度巨大,造就了这样一座全国罕见的大型“丹霞地貌博物馆”。摄影/潘新田<p></p><p>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已在印度经历了一次巨佛摩崖造像的高潮,巴米扬大佛就是这场高潮中的代表。它被雕凿在了浅紫红色、黄褐色的砂砾岩层中,而这正是形成丹霞地貌的岩层。大佛从出现伊始,就与丹霞地貌结了缘。</p><p>巴米扬大佛建造时,我国北方已经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期,是一个群雄混战、生灵涂炭的时代,统治者在政治上利用宗教,僧侣们也依附政权来扩大教权。崇佛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国策。然而,公元446年北魏拓跋焘下令毁佛的事件使佛教领袖们悟到了“山宇可以终天”的道理,决心开凿永久性石窟。最初是在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西郊的灰紫、暗紫红色砂质岩峭壁上开凿了5个石窟,这便是云冈石窟的第16-20窟。</p><p>中国的王朝多尊崇红黄暖色,佛教更以金色为西方皈依之色,所以丹霞地貌以其红色与金色的砂砾岩为中国的巨佛摩崖造像搭建了一个恢宏的舞台。</p><p></p> <p></p><p>除了在色彩上有默契,丹霞的形态和石质等方面也都满足了摩崖石刻的需求。丹霞地貌的陡崖下部能提供遮风避雨的廊道,所以便于大型卧佛或立佛的塑造。摩崖大佛不仅要造得高大,而且要精雕细刻,所以要求岩石既坚硬又细密,红色细砂岩最能满足这种需求。</p><p>由此,既要满足雕塑大佛的施工及长期保存要求、又能便于僧众瞻仰,既要显现宗教神秘性、又能体现封建王朝尊卑观念,能满足这些条件的地貌,非丹霞莫属。</p><p>这种连接和重合无疑是惊人的,《中国宗教名胜》收入的重要石刻里有佛教石窟160多处,分布遍及23个省区,与已知的丹霞地貌景点分布基本一致。我国现存10米以上的大佛有44座,其中建造于丹霞地貌区的就有28座。</p><p>书院作为一种独一无二的教育机构,在中国大地上延续了千年之久,为中国古代的教育发展以及学术的繁荣提供了场地。这一特殊机构,在中国文化的思想建构之下,必然会拥有其特殊的物化形式,于是,中国人的山水情结又在这里得到了表达。</p><p>中国知识分子们选择修建书院的地点是十分讲究的,一定要在景致和意境都很美妙的地方,在郊野山林随处遍在的古代,这种地方并不难找,那些清幽的山林、僻静的乡邑,均可作为读书求学、修业讲道的地方。</p><p>修建书院之风在宋朝尤其是南宋时渐渐达到了高潮。南宋的偏安局面,使得当时的文化、政治和经济活动集中在今天浙江、江西、福建、湖南这四省的地域之内,这片地域中,广泛分布着丹霞地貌,丹崖高耸,绿林上覆,曲水绕山,移步易景。丹霞的清幽恰好为书院的选址提供了方便。于是丹霞再一次与文明挽手——中国东南这块丹霞地貌分布的密集区与宋代书院分布的密集区是完全一致的。</p><p>南方一些丹霞地貌区域里,有许多以“寨”命名的地方:位于湖南和广西交界处的著名的八角寨、广东仁化县丹霞山和韶关曲江区韶石山地区不那么著名的巴寨、韭菜寨、屯军寨、挺肚寨、马鞍寨……等等。“寨”的原意是村子外面围合一圈的栅栏或石墙,后来常用于描述军营,再后来就演变为村子的另一种叫法。</p><p>丹霞地貌里的“寨”继承了军事防御的含意,这些平顶的石头山,成为了兵荒马乱时的“诺亚方舟”。山上的平顶可以容纳几十上百人,丹霞地貌中的石穴可以安身,有时,人们会把天然洞穴向纵深拓展,但从下往上看时,这些洞口却是窄小甚至隐而不见的。人们会在和平年代修一条隐秘的小路通向山顶或石穴,并在最险窄的地点设下关口,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式。由于这是村民们为自己建筑的战时避难所,是生命的最后家园,因此也就修建得格外用心。有的寨是一村人的领地,有的寨则只是某个大户人家避乱疏财的地方,还有的寨很大,大到山顶可以种田,还有足够的地方修筑堡垒和城池,这种寨有时因为规模太大而被叫做“城”。</p><p></p> 哈密“魔鬼城”的“建筑材料”是巨大的丹霞绝壁,它守卫在茫茫荒漠之上,俯视着一条干枯的大河,让人油然而生铁马冰河、边关要塞的联想。而实际上,的确有一座名为艾斯克霞尔的古城堡坐落其间,据说在清朝仍有人戍守。摄影/李学亮<p></p><p>悬棺葬是丹霞地貌中最富悬疑色彩和引人遐思的文化现象。如果说前述各类丹霞文化景观所展示的都是人类对于生的祈福和追求,那么,悬棺葬则是关乎死亡的,是人类对于往生世界的一种理解。</p><p>作为道教发祥地的龙虎山,历史上盛行着求仙成道的思想,悬棺葬作为更早出现的文化现象与道教之间的承继关系至今还在被学者们探讨着——到底是古人的世界观在悬棺葬制度的建立上起到决定作用了呢?还是山川形势令古人生起了悬棺的念头?而目前所能找到的二者的关联仅在于:丹霞地貌具备悬棺葬所需要的最佳地貌特点。</p><p>悬棺葬就是将死者的棺木放置在临水的悬崖绝壁上的一种丧葬形式。一般来说,认为棺木放得越高越表示对死者的尊重,在各类葬式中,利用天然岩洞放置棺木的做法似乎是最为方便的。丹霞山峰的“顶平、身陡、麓缓”以及丹山之下的曲水长流,都很符合悬棺葬的要求,而崖壁上因差异风化形成水平走向的洞穴,正好用来放置棺木。</p><p>包括龙虎山在内的武夷山山脉地区的古悬棺是我国乃至世界古悬棺的发源地。有学者论证出,东南亚乃至大洋洲的崖墓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了龙虎山崖墓文化的直接影响。</p><h3>中国为什么多丹霞</h3><p>被称为“丹霞地貌”的那一片片山地,因了它们独特的色彩,得以在众多风景名胜中独领风骚。此景并非是中国独有,但只有中国人对它们倾注了丰沛的感情,事实上,丹霞地貌是中国学者自行创造的一个地貌学名词,是“红层地貌”的一种。</p><p></p> 这片丹霞地貌属于河西走廊,寥落的植被标志着它“北地胭脂”的身份。漫长的历史中,丝绸之路的驼铃应唤醒过它的清晨,而它壮美的景色也应给穿越其间的商旅带来无尽的惊叹。<br>摄影/陈知庶<p></p><p>红色是丹霞地貌的首要特征,不论这种红色夹杂着多少种其他颜色:褐、紫 、橙、褐黄、灰紫、白、灰、绿、黄、黑……只要宏观上仍以红色为主就可以了。这里的红并非表层土壤的颜色,而是指岩石本身的颜色。地学者们把形成丹霞地貌的偏红色的河湖相沉积岩统称为“红层”,红层上所发育的地貌被统称为“红层地貌”,丹霞地貌只是红层地貌中的一种。</p><p>地质历史上,形成红层的成岩过程一般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陆上盆地中。中国的大陆板块是由许多小板块逐步拼贴而形成的,这个拼贴过程一直延续到中生代。只有足够大的陆地才能发育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才有可能在陆地中的盆地里形成河湖相的沉积。中国在中生代出现了足够大的陆地,这片陆地在后期的地壳运动中又形成了大量山间盆地。这时候,中国的大部分陆地又都处于热带和亚热带的环境里,于是在山间盆地中形成了大规模的红色沉积岩。</p><p>中国的红层后来被第四纪的沉积物广泛覆盖,目前出露的红层主要分布在西南、华南、东南和西北地区,其他地区只有零星分布。西南的四川盆地和西北的陕甘宁盆地(又称鄂尔多斯盆地)以及云南高原中部、南部等地,都有完整成片的红层分布。在江南地区,红层大多分布在山间盆地中,如湖南的衡阳盆地、江西的赣州盆地等。西北的准噶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以及秦岭南部山间盆地等也都有典型的红层出露。</p><p>由于红层一般发育在大陆盆地的河流或湖泊环境中,所以岩石的组成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盆地边缘往往堆积着巨厚的洪积相混杂泥砾,往盆地中心则渐变为洪、冲积砾岩、砂砾岩、砂岩与河、湖积细砂、粉砂岩或泥质岩。相对来说,从盆地边缘往中心,所形成沉积岩的硬度会越来越小。</p><p></p> 嘉峪关旁,沙漠包围了一片巨大的“丹霞城堡”。与南方丹霞的水色弥漫不同,在我国辽阔的西北干旱区,丹霞地貌往往与沙漠共存。<br>摄影/王金<p></p><p>学者们规定“丹崖”的高度应大于10米,才能显现出丹霞地貌的雄、险、奇、秀;“丹崖”的坡度则应满足悬崖坡的条件:55°至90°之间。高度和坡度低于上述标准的丹崖不能算是丹霞地貌,应归入到红层丘陵地貌中,这是划分丹霞地貌与红层地貌的界限。所以,大部分丹霞地貌发育在相对坚硬的砾岩、砂砾岩和砂岩的红层上,而相对软弱的粉砂质和泥质岩则发育着红层丘陵,后者由于没有赤壁丹崖,一般不认为是丹霞地貌。</p><p>由于丹霞地貌所赖以产生的“红层”是地壳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所以不光是我国拥有这么多丹霞地貌区,世界上其他国家也都有所分布,只是不如我国这么集中、形态这么多样罢了。</p><p>根据中山大学彭华教授的研究,目前在中国发育丹霞地貌的红层绝大部分不早于中生代(24200万年以来),其中80%是发育在白垩系(14000万—6400万年以来)红层中。而欧洲、非洲、澳洲、南美洲以及南亚洲是较早形成陆地的地区,那里的大部分红层为43600万—28400万年以前形成的“老红层”,其上发育的地貌与丹霞地貌差别不大。美国西部和东南亚分布着一定数量的中生代红层,其中主要是侏罗系(20800万—14000万年以来)和白垩系时形成的。</p><p>国外丹霞地貌发育较好的地方目前有19个国家的51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确认的世界遗产中至少有11处是全部或部分属于丹霞地貌分布区的。它们中有委内瑞拉卡奈马国家公园,圭亚那高原的红层上悬挂着号称世界第一高瀑的安赫尔瀑布;有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大峡谷公园,科罗拉多河在科罗拉多高原红层中下切了1600米;有澳大利亚尤卢鲁-卡塔尤塔国家公园,那里拥有号称“世界第一巨石”的红色岩石;还有斯里兰卡的“狮子城堡”,城堡中保存着古宫殿、石窟寺等文化遗存。此外,南美、北美、西亚、北亚、克什米尔等地的红层都是丹霞地貌可能分布的地方。</p><p>而根据黄进教授的调查,我国的丹霞地貌则分布在东北至黑龙江省牡丹江宁安市的牡丹江凹岸红石砬子,南至海南省琼海市白石岭,西到新疆伽师县东北的红柳台、西克尔北侧的广大地域,跨越了14个气候区。截至2006年,我国177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丹霞地貌区就占了27个,我国33个世界遗产地中,以丹霞地貌为主的遗产地就有6个。</p><p>2004年以来,广东丹霞山与福建大金湖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成功,把丹霞地貌走向世界的步伐推进了一大步。自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网站上,终于出现了丹霞地貌的英文专有名词“Danxia Landform”和“Danxia Geomorphology”。这些进展鼓舞了中国的学者,让丹霞地貌走向世界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了。</p><p>2009年是丹霞地貌大放异彩的一年,不仅在广东的丹霞山召开了第一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研讨会”,而且广东丹霞山、湖南崀山、福建泰宁、江西龙虎山、浙江江郎山、贵州赤水等地还被捆绑在一起,以“中国丹霞”的名义提名申报了“世界自然遗产地”。这6个地点仅代表了我国丹霞地貌的南方湿润类型,而在我国的西北干旱区,丹霞地貌则以迥然不同的面目呈现着。</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