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艺光影

标题: 山地王国 [打印本页]

作者: 中国国家公园    时间: 2015-5-13 16:57
标题: 山地王国

        不丹国土面积不足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重庆面积的一半。由于是山地国家,即使在今天,从最西端的哈宗到最东面的塔希冈宗,驾车沿着路况最好的北纬27.5度一线行驶,也要整整三天。重重山脉阻隔着条条河谷,独特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不丹人徒步多过乘车。 多楚拉山口的108座佛塔。海拔3140米的多楚拉山口风景优美,群山巍峨,原始森林密布。这些有顶的白色建筑是佛塔,一共有108座,是不丹王太后阿嬉多杰·旺姆·旺楚克发愿修建的,为了纪念在剿灭盘踞在不丹南部的印度阿萨姆反对派武装战争中丧生的人。<p>透过舷窗和舷窗外缥缈的丝缕云烟,看到地面上平缓的田地与河流渐渐隐入茂密的森林,我知道已经进入不丹的地界了。我乘坐的飞机从印度大吉岭附近起飞50分钟后,右转90度,紧贴着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由西向东飞行。不丹被包裹在一片原始森林中,葱绿色簇拥着皑皑雪峰。</p><p>这是2011年春天,是我4年来第4次来到不丹,相比这次从曼谷起飞,经停印度西孟加拉巴格多格拉机场的航程,我更喜欢前3次从加德满都飞帕罗的航线——因为一路上可以看到希夏邦马峰、卓奥友峰、珠穆朗玛峰、洛子峰和马卡鲁峰5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山峰。当宛如姊妹牵手的卓木拉日双峰在左舷出现时,飞机降低了飞行高度,在高山夹峙的峡谷中穿行,那种感觉妙不可言。</p> 不丹北部唯一不通汽车的县——加萨。加萨地处不丹北部的高海拔山区,山地崎岖起伏,由于不方便运输修路所需的建材和修路工人的粮食等原因,加萨至今仍是不丹北部唯一不通汽车的县,当地人出行几乎完全依靠徒步。加萨周边这些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山峰,有很多都被不丹人视为神山,至今没有人攀登过。山脚下的加萨宗堡,给人以安谧的感觉。<p>不丹的版图仿佛一个低矮的宝塔,就像寺庙里佛像前的供品摆出的宝塔状,国土面积只有4万平方公里左右,相当于欧洲的瑞士。从空中俯视不丹,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东段,国境线以北是中国;喜马拉雅山脉南麓连接着很多枝形山脉,这些枝形山脉从北到南纵贯不丹,犹如一把巨型宽齿梳子从山脊滑落下来,在不丹的土地上切割出千沟万壑。有人把不丹的地势比喻成一个巨大而陡峭的阶梯,这个说法还是很恰当的——它的地势竟然从海拔7500米以上的雪峰陡降至海拔仅100米的平地。在短短不到150公里的直线距离内,你可以经过从高寒地区到温带、亚热带的多种气候类型。放眼南边,较为平缓的半个弧形是不丹与另一个邻居印度的国境线。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包裹着形似含苞待放的莲花一样娇小的不丹。</p><h3>一半以上的不丹家庭都有冬房夏房,过着冬夏迁移的生活</h3><p>与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地环境相似, 不丹南北水平分为三个地理带,也就是三个地势上的阶梯。最高的阶梯在北部与中国接壤的地方,属于高山带和亚高山带,从平均海拔5500米到3500米,一系列海拔6500米以上的山峰,沿着中国—不丹边界,从最西端开始顺时针排成一列。我第一次来第一阶梯,是在2007年。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还沉浸在刚刚抵达这个向往已久的高山森林王国的兴奋劲儿中,导游多雷把我们带到多楚拉山口,一个环视雪山的最佳观景点。多雷指着那些山峰一个一个地告诉我它们的名字:卓木拉日、吉楚扎杰、次仁岗、康日峰和不丹最高峰岗卡彭森峰等等。</p> 不丹地形图。制图/蔡博峰<p>由于被高大的雪峰包围,不丹的国土20%在雪线之上,在喜马拉雅山脉,大多数的山峰常年被坚不可摧的冰雪覆盖着。不丹人把这些雪峰当作圣山,被认为是神的住所,它们中的大多数都还没有人攀登过。这广阔的高山带上散布着一些美丽的冰川湖,还有长满了野花的牧场。当时我们用了5天的时间,徒步去不丹北部唯一不通汽车的县加萨宗。时值深秋,森林里的空气十分清爽,到处都是树木的芳香。</p><p>到达加萨宗附近的山脚,河水淙淙流淌,靠近河边的地方有很多处都在翻滚着气泡,温泉从一个个泉眼里流出,汇入河水。热气腾腾的温泉水沿着水槽流进一系列大池子,每个池子盛着不同泉眼的水。多雷和司机才让,拉着我的摄影师搭档,一路小跑着,脱掉上衣和裤子,纷纷跳进温泉池子。多雷笑着说,如果现在不泡,一会儿那些放牧牦牛的拉雅人来了,就会在他们宣称属于他们的温泉里脱得一丝不挂,外来的人就不好意思享用他们的温泉了。</p><p>当年,我们来加萨宗的主要目的就是来看迁徙途中的拉雅人。高海拔的山区气候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冬冷夏凉,因此冬夏迁徙是不丹人很重要的生活方式。每到冬季,大批高山牧民会在天寒地冻之前迁移到海拔略低一些的中部地区,用牦牛驮着肉、酥油、干奶酪以及夏季放牧时采集的药材等生活必需品来到谷地生活,山上只留下一小部分人看着大群牛羊。</p><p>离开温泉后,我们继续前进。我们的马夫拉着三匹驮着我们的行李和帐篷的骡子和对面走来的一群马在狭窄的山路上挤成了一团,场面十分混乱。这些马的主人,正是赶着牲口下迁的拉雅人一家三口。穿着黑色毛呢衣服的拉雅女人特别迷人,留着长长的头发,戴一顶竹编的小尖帽,帽尖上插一根彩绘的四方尖顶的小木条,帽子后面用珍珠和念珠装饰着,衬着脖子上重重的银首饰、大个的珊瑚和艳丽的绿松石。拉雅女人一脸自信地径直向我们走来,她的丈夫和十来岁的儿子正忙着跟我们的马夫一起把那群骡马分开,马儿们的背上都驮着鼓鼓囊囊的普鲁袋子,用黑色牦牛毛编的绳子结结实实地捆着。多雷问她怎么这么早就开始下山了呢,一般要到12月中旬拉雅人才会成群结队离开他们在高山牧场上的黑色帐篷。她说他们是当年最早搬迁的一户,要找一个好位置早点儿搭起帐篷,以便出售马背上那一袋袋他们花了一个夏天收集起来的做燃香用的高原香草和松柏叶。</p><p>多雷告诉我说,中部山区的百姓秋天收割完稻谷,也会迁移到更南方更温暖的地方过冬,在过冬地采摘他们自己种植的果树上的水果。多雷的家人就是如此。老家的祖屋是他姐姐一家居住,姐夫入赘后和姐姐一起耕种十来亩水稻田。冬天快来时,他们就赶着骡马带着一摞一摞的空麻袋去南方的果园收橘子,运到边界卖给印度的水果商贩。不丹是个农业为主的国家,务农的不丹人占总人口的80%以上,因此几乎一半以上的不丹家庭都如此往复地冬夏迁移,每年冬天都从他们定居地的祖屋里,搬到过冬地的房子里度过漫长的冬季。</p> 袖珍首都廷布。廷布原本是一个村庄,1955年不丹国王常住此地后,才逐渐热闹起来,1962年正式成为首都。廷布酷似一个被森林包围的等边三角形,全城大约5万人口,一多半都居住在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下半部。廷布实在是太袖珍了,看上去更像一个繁华的县城。<p>“那你家拥有两栋房子?”我有点不相信。多雷从小父母双亡,姐姐有4个孩子,家庭经济不富裕,经常要靠多雷寄回来的薪水补贴家用。“是的,”多雷有点羞涩地说,“每年3月到11月,我们会在老家的祖屋住大半年,12月开始就搬到南部。南部的房子要小一些,除了必备的生活用品,主要装着养护果园的农具和采摘水果用的大量竹筐。”我问他那四个月不住的时候,房子空着是否安全。多雷说大家的房子都空着,没有人偷盗,也没有人破坏,不过有时野兽会来光顾,所以大家都把粮食储存在二楼。几十年前学校教育还未普及,一年一度的迁徙是孩子们获得知识的最好方式,他们在长时间、远距离的徒步行走中,学会了驾驭牲畜、生火搭营,认识了各种草木花树和飞禽走兽,和大自然亲密接触。</p><p>“现在有学生的家庭把冬季迁徙推迟到12月底寒假开始之后,这3个月的长假中,孩子们就像去远方旅行度假一样。”多雷还记得自己上学的时候,总是盼着冬天的到来。虽然靠徒步跋涉要走上三四天才能到达冬房所在地,但是能和家人在一起待上三个月,一起劳作,度过亲密无间的美好时光。“在廷布工作以后,再也不可能有这么长的假期了。”多雷不无遗憾地说,“虽然每个在廷布居住的人基本都有亲人在农村老家,但是只要父母不在了,家就没了,我们就成了‘城里人’了。”</p><h3>不丹西部,四大河谷夹峙的地方</h3><p>2007年,由于时间有限,我没有把不丹的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全部走完。因此2011年春天,当我第四次踏上不丹的土地时,决定完成这个心愿。南北方向的第二阶梯是中部的温带,在海拔3500米到1100米之间。这是不丹国土面积最大的一部分。数不清的山谷和溪涧由西向东纵向排开,最西面的帕罗河谷,有着全国最大的一片空阔平坦的谷地,不丹唯一的国际机场就建在这里。首都廷布和大多数重要市镇、村落、宗堡和寺庙都坐落在这个地带。最低的第三阶梯是南部的浅山区,海拔1100米到100米,这里有茂密的常绿阔叶林、肥沃的农田和相对较高的人口密度。</p><p>独特的以山区为主的地形地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丹人的生活方式。50年前,不丹还没有公路。从印度孟加拉平原经不丹的西南边境,到不丹需要步行大约一个星期,穿过潮湿的疟疾与瘟瘴肆虐的地带,冒着遭遇野兽侵袭的危险穿越阴暗的雨林,还要涉过湍急的河流,走过陡峭的山路,才能到达不丹西部——廷布、普纳卡和帕罗都位于西部的山谷里。</p><p>相对于南北方向的阶梯状分割,不丹从西到东的地形很像斜躺着的起伏的波浪,中央地带的山谷之间形成令人畏惧的屏障,把短短350公里的直线长度曲折成近800公里的旅行距离,在山谷间上下盘绕。在1975年横贯不丹全境的公路修成之前,从西到东徒步横穿不丹全国至少要两个星期,人与牲畜要爬上爬下地翻过一连串把一个又一个河谷分开的陡峭高山。但这条路是自古以来传统的交通干道,向北向南都有鱼骨状四通八达而且路况较好的驮道网络,连接了所有主要的山谷。即使今天,从最西端的哈宗到最东面的塔希冈宗,驾车沿着北纬27.5度一线顺着山路曲折而行,也要行驶整整三天。</p> “盛产”雪山的国家。不丹是多山的国家,除喜马拉雅山主脉以外,还有很多支脉。这些山脉大多呈南北走向,山脉北端海拔多在5000—7000米之间,山顶常年被积雪覆盖。这是岗卡彭森峰,海拔7541米。摄影/Yeshey Dorji<p>2007年我和两位伙伴同行,一路采访和拍摄,走走停停,用了一周的时间才完成东西方向的穿越。那时接待我们的旅行社老板桑珠诺布,早已经跟我们成了好友,因此我这次再来不丹,已不再是单纯的游客,而是来探望老朋友了。 </p><p>不丹西部是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诸峰和蜿蜒着铺展开的哈阿、帕罗、廷布、普那卡四大河谷,哈阿曲、帕罗曲、旺曲和普那藏曲四条河分别流贯四大河谷的中心地带。紧挨着帕罗曲的1800米长的机场跑道,被不丹人笑称为全国最长的一条直路。掠过哈宗与帕罗宗之间的其列拉山口后,就能看见帕罗谷地两侧的梯田一层层地沿坡攀援。山坡坡度很大,梯田也被修成了窄窄的长条状,有些地方非常窄,当地农民将它戏称为“额头上的皱纹”。</p><p>帕罗河谷通常是我们进入不丹的第一站,前来接机的桑珠驾驶他的吉普车,带我先去30公里外的其列拉山口。用他的话来说,可以让我在那里“眺望祖国”。从机场沿盘山公路曲折而上,在茂密的马尾松林中穿行,可以看见脚下宽阔、葱茏的河谷,一条泛着银光的河蜿蜒流过。正值仲春,稻田一片碧绿,与沿河柳树的嫩黄相映成趣。农舍被包围在果园的浅粉色和白色的花丛中,山坡则披上初放的杜鹃花和野蔷薇的粉嫩鲜艳的颜色,似云若霞。</p><p>从海拔3988米的其列拉山口向西北望去,卓木拉日峰雪白的金字塔峰顶和她身后的姊妹峰——吉楚扎杰和次仁岗,顶着洁白雪衣的深色峰形身姿绰约。群峰的背后是中国西藏亚东县地界的帕里,因此在西藏,卓木拉日也被叫做帕里神山。西南方向是哈宗,传统上这是不丹与中国贸易的通道,也是从南亚进入中国西藏的主要道路。这里的原住民噶隆人大多是西藏迁移来的先民的后裔,他们的语言和卫藏的方言很接近,社会生活也类似西藏中南部,种植稻米和青稞,放牧牛羊。男人们常常出门做生意,通过辛策拉、贡拉、泽勒拉、特墨拉等山口,带着本地特产到西藏的帕里做易货生意,古代是用大米换盐巴和砖茶,现在则是用虫草、红景天等药材换取热水瓶、毛毯、地毯、胶鞋这样的生活用品。</p><h3>首都廷布,从南到北只有5公里</h3><p>我和桑珠从其列拉山口折返帕罗,沿帕罗曲向东南行驶约30公里,河水在一处叫曲宗的地方汇入从东北方向来的旺曲。不丹人常认为河流交汇处是不祥之地,于是在曲宗的鹅卵石摊上建起了三座佛塔,分别是西藏、不丹和尼泊尔风格,以驱除魔障。曲宗之后再沿旺曲行驶30公里后,天色渐暗。桑珠把车停在廷布城对面山上的观景台上,我们在落日浅橙色的余晖中,看着这座年轻的首都慵懒而惬意地慢慢寂静下来。</p><p>1962年第三任国王决定定都廷布时,廷布还几乎是河边坡地上的一个山村。“第一辆汽车出现在廷布街头时,我还没出生呢。”桑珠倚着他心爱的帕杰罗的车门,笑着说,“听老人们说,有些村民吓坏了,有的老人拿一把干草想喂喂这个庞然大‘牛’,说它背上载着这么重的东西,一定饿坏了。”</p><p>现在廷布是不丹最大的城市,南北只有5公里长,东西最宽处不到两公里。建都20年后,廷布才开始出现城市的特征。廷布大多数的房子都是最近20年逐步建起来的,没有严格的规划,那些原来拥有房子和土地的人推倒了夯土木片瓦屋顶的木结构老宅子,在原址上建起了3层砖木结构的楼房。开始的几年,缺少城市规划,道路弯曲,街道狭窄。好在政府规定了所有新建房屋在外观上要遵从传统建筑的式样,要求屋檐下都要有色彩斑斓的彩绘,这样家家户户重绘的门框和窗框风格统一,一眼望去,小小的廷布城很像阿尔卑斯山区的中世纪小城。</p> 来不丹越冬的黑颈鹤。冬季,这群来不丹越冬的黑颈鹤,正在福布吉卡一栋民宅外的空地上休息、觅食。福布吉卡的冬天相对温暖一点,不过当地的农民还是会迁到更南方的地方去过冬,几乎所有房子都是空的。摄影/Yeshey Dorji<p>廷布的形状很像一个等边三角形,东边挨着旺曲,两岸是占地面积很大的公用场所,从北往南依次是高尔夫球场、农贸市场、体育场、射箭场和公共汽车站。三角形下半部宽阔的市中心是廷布的“活力地带”,5万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这里。名为诺增大街的中心街道贯城而过,商店、旅馆、餐馆、酒肆、银行和全不丹唯一的电影院,所有的商业场所都排列在大街两旁。顺着山坡一层层向上,空间渐渐变窄,最上面的角尖部分,房屋隐藏在高大的松树林里,只露出一小截白墙。那是名副其实的“上城”,不丹最富有和最有地位的家庭都住在那个区域,政府部长、王室的眷属们包括退位老国王的四位王后,还有像桑珠这样殷实的商人,都住在那里。 </p><h3>琼辛拉山口,不丹中部和东部的界点</h3><p>桑珠父母的老家在不丹中部,虽说黑山和当嘎两道山脉中间的通萨河谷和布姆唐河谷都属于不丹中部,但布姆唐地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不丹腹地,是不丹鲜明的民族特色形成的源泉。布姆唐地区并不宽阔的土地由曲美、布姆唐、唐和乌拉四道河谷组成,天然形成的山脉屏障在很长的时间里阻碍了这里与不丹东部和西部的交流,但在南北方向各有驮道通往印度阿萨姆邦和西藏山南地区的洛扎。15年前,政府开始在横贯不丹的公路基础上修建向南北延伸的支路,通往主要的河谷。当时刚从印度大吉岭教会学校毕业的桑珠成立了建筑公司,承接布姆唐一段17公里的公路建设。 </p><p>在桑珠家的客厅里,我一边喝着他妻子央宗端上的酥油茶,一边听桑珠兴致勃勃地讲述他的奋斗史。他的两个顽皮好动的小女儿乖乖地靠在妈妈身上,来探亲的桑珠的哥哥嫂子也加入我们,大家一起围坐在地毯上。</p><p>“那时候我年轻,带着30个印度工人在施工现场,那是政府允许的私营企业使用外籍工人最多的人数限额。我们用砍刀和锯子在原始森林中砍掉树木,清理出可以通过两辆车宽度的空地,把从你们中国买的二手徐工筑路机械设备运进来。”现在的桑珠可以气定神闲地说他的艰难时代了。央宗插嘴说:“那时候我每天提心吊胆,他一走经常很久没有任何音讯。当时没有电视,也没有报纸,他一般两个月才回一次家,他也是回来了才能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不给家里打电话呢?”我问。“那时候除了首都廷布和几个靠近印度边界的城镇,我们不丹几乎没有电话。”桑珠感慨地说,“等我们修完那段公路,撤回廷布时,忽然发现人人都用上了手机。我们跳过了固定电话时代,一下子就进入了移动电话的世界。” </p><p>“在山脉纵横、山谷交错的地方,铺设电话线路是困难的工程。”桑珠的嫂嫂丹增向我解释说,“而建设一个通信网络,只需要在高处建起通信塔和基站,相对要容易得多。”</p><p>丹增就是在建设移动基站的时候遇见桑珠哥哥霆雷的。两个海外留学归来的年轻人同时进了刚刚成立的不丹国家通信公司,霆雷做地质勘探,负责选择合适建站的地点,丹增身悬安全绳,爬上山岩绝壁,在崖顶上安装通信设备,把她喜爱的攀岩运动充分应用到工作中。这个身材娇小、酷爱攀岩的女子颇为得意地说:“我们用5年的时间,让只有2万部固定电话的国家开通了30多万部移动电话,每两个不丹人就有一部手机。” </p> 祈福“仪仗队”。不丹北部的其列拉山口竖立着很多经幡,仿佛一个队列整齐的仪仗队。不丹人跟西藏人一样,都认为将经文印在幡上,悬挂在山口等他们认为有灵性的地方,每当幡被风吹动一下,就等于念诵了一遍经文,为自己消灾祈福,会得到佛的护佑。因此印着经的幡被叫做经幡。现在,为了方便,大部分经幡都已经不再印字了,而是做成五彩旗。经幡背后的雪山是中国和不丹的界山卓木拉日。<p>离开布姆唐,我又来到海拔3750米的琼辛拉山口。这里是不丹东西横贯公路的至高点,也是不丹中部和东部的界点。站在山口满插着曼迪达经幡的玛尼堆旁,眺望着不丹最高峰岗卡彭森峰。虽然我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尚在强劲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两个小时后,如乘坐过山车一样,公路盘旋直下3200米,到达海拔550米的库日曲水电站时,一下子就如同来到夏季的亚热带雨林,穿着短袖都汗水涔涔。</p><p>不丹东部的海拔整体略低,但是河谷密集,平地很少,村庄往往坐落在山脊上。这里生活着被不丹人称为蕃巴人的梅拉克和萨克腾两个少数民族,他们在高处种植玉米、荞麦、黍子,在低处靠近溪谷的地方放水浇灌稻田。他们还饲养家畜,放蜂割蜜,过着几乎完全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p><p>不丹东南边境上最大的水系玛纳斯河几乎接纳了所有东部的河流,包括发源于西藏洛扎、流经伦奇—蒙加尔谷地的库日曲,扎西央策谷地中发源于达旺地区的库龙曲和最东边的塔希冈谷地中的岗日曲。再往东就到了边界,北段是中国西藏的山南地区,南段是印度的阿萨姆邦。 </p><p>很多人问我,不丹到底有什么样的迷人之处,让我一次一次前往那里。有时我要想一想,才能回答这个问题。这样一个小小的国家,竟然要花很多天才能走上一圈;他们有那么多不一样的山, 不一样的树,生活在这些不同的山谷河流之间的不一样的人民,说着不一样的方言,却都有一样安详自信的眼神和表情,也许这就是不丹的魅力所在。四次不丹之旅,我在不丹共停留了50多个日夜,穿越了东西八道河谷,我的足迹也不过只覆盖了不丹一半的领土。我期盼着2011年秋天再次踏上不丹的土地,徒步去北方,探访喜马拉雅雪山草原上游牧的拉雅、鲁纳纳和梅拉克部落,再南下穿越热带丛林,去王家玛纳斯国家公园寻找孟加拉虎和犀牛的踪迹,在汩汩流淌的河水和双角犀鸟沙哑的叫声中撰写我的丛林探险记。</p>        




欢迎光临 国艺光影 (http://xn--fiqy2f19f1ba863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